广告
用“三化论”思想来解说装配式建筑
住宅在线 2023-07-19 11:08:11
759阅读

  装配式建筑古已有之,希腊古典柱式中的柱头、柱身及柱础以装配的方式组装在一起。装配式建筑不是舶来品,我国古建筑中的榫卯、斗栱均采用了装配组装的方式,整栋建筑甚至可以不用一颗铆钉和一滴胶水,仅通过榫卯干式连接的方式就可以建造完成。建筑业泰斗梁思成先生在1962年即提出了“设计标准化、构件预制工厂化、施工机械化”的“三化论”。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的装配式建筑经历了从一度繁盛到逐步走向衰落的过程。


        停滞了近20年的装配式建筑,终于在21世纪迎来了复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装配式建筑行业在吸收并学习“三化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五化一体”概念,补充增加了“机电内装一体化与管理信息化”。2016年叶浩文同志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代表学会作了《建筑工业化“三个一体化”的发展思维》主题报告,首先提出了“三个一体化”发展论,为行业转型发展,向着工业化、绿色化、信息化系统集成的方向迈进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方法论。

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的“三化论”

 “结合中国条件,逐步实现建筑工业化。”这是党给我们建筑工作者指出的方向。我们是不可能靠手工业生产方式来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

  我国古代哲匠的传统办法虽然可以略资借鉴,但显然是不能解决今天的问题的,但在苏联和其他技术先进的国家已经有了不少相当成功的尝试。


        “三化”是我们多快好省地进行社会主义基本建设的方向。但“三化”的问题是十分错综复杂,彼此牵挂联系着的,必须由规划、设计、材料、结构、施工、建筑机械等方面人员共同研究解决。几千年来,建筑工程都是将原材料运到工地现场加工,“拖泥带水”地砌砖垒石、抹刷墙面、顶棚和门窗、地板的活路。“三化”正在把建筑施工引上“干燥”的道路。


        近几年来,我国的建筑工作者已开始做了些重点试验,如北京的民族饭店和民航大楼以及一些试点住宅等。但只能说在主体结构方面做到“三化”,而在最后加工完成的许多工序上还是不得不用手工业方式“拖泥带水”地结束。“三化”还很不彻底;其中许多问题我们还未能很好地解决。目前基本建设的任务比较轻了。


  19世纪中叶以后,在一些技术先进的国家里生产已逐步走上机械化生产的道路。唯独房屋的建造,却还是基本上以手工业生产方式施工。虽然其中有些工作或工种,如土方工程,主要建筑材料的生产、加工和运输,都已逐渐走向机械化;但到了每一栋房屋的设计和建造,却还是像千百年前一样,由设计人员个别设计,由建筑工人用双手将一块块砖、一块块石头,用湿淋淋的灰浆垒砌;把一副副的桁架、梁、柱,就地砍锯刨凿,安装起来。这样设计,这样施工,自然就越来越难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从工厂预制和装配施工的角度考虑,首先要解决的是标准化的问题。但从运输和吊装的角度考虑,则构件的最大允许尺寸和重量又是不容忽视的。总的要求是要“大而轻”。因此,在吊车和载重汽车能力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减轻构件重量,加大构件尺寸,就成了建筑师、工程师,特别是材料工程师和建筑机械工程师所研究的问题。


        研究试验的结果:一方面是许多轻质材料,如矿棉、陶粒、泡沫矽酸盐、轻质混凝土等等和一些隔热、隔声材料以及许多新的高强轻材料和结构方法的产生和运用;一方面是各种大型板材(例如一间房的完整的一面墙做成一整块,包括门、窗、管、线、隔热、隔声、油饰、粉刷等,一应俱全,全部加工完毕),大型砌块,乃至上文所提到的整个房间之预制,务求既大且轻。同时,怎样使这些构件、板材等接合,也成了重要的问题。


  机械化施工不但影响房屋本身的设计,而且也影响到房屋组群的规划。显然,参差错落,变化多端的排列方式是不便于在轨道上移动的塔式起重机的操作的(虽然目前已经有了无轨塔式起重机,但尚未普遍应用)。在“设计标准化,构件预制工厂化,施工机械化”的前提下圆满地处理建筑物的艺术效果的问题,在“千篇一律”中取得“千变万化”,的确不是一个容易解答的难题,需要作巨大努力。